在5月20日举行的“今日头条杯”信科第十二届“学术十杰·学术新星”决赛答辩中,中心研究生高睿鹏、谢小龙获“学术十杰”荣誉称号(软件专场全院共5人当选),本科生杨俊睿获“学术新星”荣誉称号,祝贺大家!
(以下信息部分摘录自北京大学信科研究生会官方微信:pkueecspa)
详细新闻请见学院网站:eecs.pku.edu.cn/index.aspx
背景链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术十杰·学术新星”评选活动已成功举办十二届,是学院研究生会在学生科研领域一年一度的品牌活动。每届评选包括报名、初赛和决赛三个阶段,最终评选出10名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获得“学术十杰”荣誉称号,2名本科生获得“学术新星”荣誉称号。
高睿鹏(荣获“学术十杰”称号) 2010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博士 学术格言: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爱迪生) 学术成果简介: 研究方向:移动计算与网络 以第一作者发表了四篇CCF(中国计算机学会)的A类论文 以第一作者发表了北京大学首篇ACM MobiCom论文(无线网络域旗舰会议)已发表11篇国际会议及期刊论文 | |
谢小龙(荣获“学术十杰”称号) 2013级计算机体系结构方向博士 学术格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学术成果简介: 众核体系结构片上存储资源的软硬件协同优化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方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多篇,其中MICRO 2015论文系该会议首次收录北京大学论文,获北京大学官网首页报道 多项研究成果属于世界前沿,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多次获得实验室优秀研究生称号 |
|
杨俊睿(荣获“学术新星”称号) 2012级计算机系 人机交互方向本科生 学术成果简介: 曾经参加过六段学术科研,包括生物工程、无线网络、移动计算、人机交互等领域 有4篇文章已经发表,1 篇文章在投。部分成果在习近平主席参观北大时进行过介绍 代表项目简介: WatchOut:利用智能手表的内置传感器,推断用户在表的非触控区域的操作(如:触摸表盘,滑动表带等),从而扩展用户和手表的交互方式 CellPicker:辅助用户进行细胞筛选的系统,增强了原有细胞筛选方法的直观性,减少了人的参与,将原本需要一周时间完成的任务缩短至几小时 Snap-to-it:通过图像匹配算法和传感器数据,使用户能够通过对设备照一张相的方式让系统知道用户想操作哪个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