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上午,高能效计算与应用中心2016秋季学期研究生分享会在理科2号楼2736召开。分享会由梁云老师主持,此次会议主要分四个部分:首先是为荣获中心2016年度学术研讨会最佳海报前三名的同学颁奖;其次是请中心2015-16学年最佳研究生和优秀研究生分享学习经验;第三是新加入中心的两位老师给同学们的新年寄语;最后,大家共同欢送2017年毕业的中心博士生。
罗国杰老师为荣获中心2016年度学术研讨会最佳海报前三名的同学颁奖并合影留念。
获奖的同学们分别是:
第一名:张宪、张超、张炜其(11个赞)
海报题目:Accelerating Oblivious RAM Accesses with Fork Path and Shadow Block
第二名:王硕、魏学超、肖倾城(10个赞)
海报题目:Programming Model and Application Mapping for FPGAs
并列第三名:李晓光、张高瀚(8个赞)
海报题目:Mobile Cloud Computing
章嘉玺(8个赞)
海报题目:Placement and Partitioning Problems for More-than-Moore Technologies
2015年-16学年最佳研究生和优秀研究生获奖者随后和大家分享了学习经验。
最佳研究生张宪同学:建议大家,读论文重点关注顶会、顶刊,因为这类论文代表了当前学术圈的热点内容。在开始一项新的工作前,务必做好该领域的调查工作,确定自己的工作是否是当前热点,是否已有类似的工作出现。
优秀研究生王硕同学:1. 时间规划很重要,尽量与导师的作息时间保持同步,善于利用导师的闲暇时间;2. 每次和导师讨论前,做一个简单的ppt,力求简单明了,帮助自己整理思路,更快的进入深层次讨论;3. 尽可能完成导师布置的目标,不要miss deadline。每完成一项工作,不论成功与否,都要及时总结;4. 及时回复导师(邮件、微信等),使导师随时了解自己的工作进展,保持沟通顺畅。
优秀研究生吴浩洋同学:在偏工程方面的工作中,要随时和项目组的其他成员保持联系、沟通进展,遇到问题及时寻找解决办法。同时,作为组里的“大师兄”,要有责任感,做好带头作用。
优秀研究生谢小龙同学:对于低年级同学,建议大家不要盲目追求知识的广度,而是把有限的时间更多的花在自己研究领域深度、精度的学习上;不惧怕学习新知识,勤动手,多做实验。对于即将毕业的同学,不要特别担心自己的研究是否为当前热点,只要工作足够好,付出一定会有回报。最后,鼓励大家,不要惧怕申请各类奖项,善于把握机会,向外界推荐自己。
两位新加入中心的老师,也和大家分享了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心路历程,并对大家给予了新年的期望。
许辰人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动机,回顾了博士学习过程中,外界的肯定给予自己的动力,并预祝大家在科研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在新的一年有新的收获。
黄骏老师以“科研的风险和代价”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道路上曾走过的一些弯路和其中的收获,最后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能够以最小的“风险”,收获最大的“回报”。
最后,中心共同欢送了即将于2017年1月毕业的王鹏同学。作为中心同学们心目中共同的“大师兄”,王鹏同学在中心一直热心帮助同学,并连续多年作为中心系统管理员,为大家管理中心公用服务器,解决各类问题。中心为王鹏同学颁发了“最佳贡献奖”,以表彰他长期以来在中心的付出。王鹏同学也借此机会,对中心的老师、同学们表达了感激之情。
本次研究生分享大会在温暖的气氛中圆满结束。2017年,中心每一位老师和同学将继续努力,共创佳绩。